2025年10月30日,中华老字号盛田农业百年粉坊,迎来了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欢乐大猜想》栏目的到访。节目组用一整天时间,贴身记录了从一颗红薯到一把“素鱼翅”纯净红薯粉条的全过程,以镜头为笔,为全国观众书写了一封来自禹州的匠心告白书,生动揭开了老字号美味背后,得天独厚的自然馈赠与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
作为央视推出的金牌财经栏目《欢乐大猜想》,以答题竞猜为载体,从美食、非遗、产业等维度解码城市乡村魅力,通过沉浸式镜头展现中国发展脉动。此次走进盛田农业,栏目围绕 “禹州粉条好吃的秘诀” 展开深度探访。
在盛田农业培植有108种不同品类的红薯种植基地里,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禹州粉条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代表传承人孙继周,手持刚挖出的红薯介绍:“禹州岗地的沙质土壤富钾透气,禹州山、岗、平各占三分之一,农业资源丰富,自明朝以来就有种植红薯、加工红薯三粉的传统,禹州由于地理、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非常适合种植红薯。这是做好红薯粉条的根基。”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早在清代就让禹州粉条获得 “素鱼翅” 的皇家封号。
在百年粉坊演艺厅,十八道工艺全程可见,从选薯、洗薯、磨薯、过大锣到和糊、漏粉、煮粉、挂杆等,非遗粉匠师傅精彩演艺。“这手艺传了三百多年,始终坚守一真二纯三古法,才让粉条爽滑劲道。” 孙继周的话解释了当地人痴迷的根源 —— 粉条早已是融入节庆宴席的乡愁符号。
令人瞩目的是,栏目既记录了传统工艺,也展现了盛田农业十万级净化车间与透明化数智生产车间,让观众直观体验“古法技艺+智能生产”的融合创新。为适应新时代发展,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盛田农业组建12人博士研发团队,攻克鲜粉条保鲜技术,获19项专利,建成省级红薯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功能食品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研发的七彩蔬菜鲜粉条、食药同源粉条及酸辣粉等创新产品依托文化赋能走向国际市场,远销英、美、韩、澳等多国,实现“非遗传承”与“产业富民”协同发展。
镜头下,生煎素鱼翅滋滋作响,粉条包子热气升腾,一桌融合十三道菜品的红薯宴尽显民俗风味。从田间挖薯到餐桌美味,从百年作坊到智能车间,节目完整呈现了“小红薯大市场,小粉条大产业”振兴图景。
这次节目,让禹州粉条的味道从舌尖渗入了全国观众的心间。一根小小的粉条,为何能牵动如此深沉的情感?答案或许就在主创人员的一语道破中:“因为它一头连着我们对土地的敬畏,另一头,则连着我们对生活不变的创新与热望。”(张晓辉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