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万物荣华,大美淮阳,风景如画。9月26日,我们来到淮阳区四通镇于庄行政村窦楼战斗抗日旧址。伫立在新落成的“新四军游击支队窦楼战斗纪念碑”前,凝视良久。当年的战火硝烟已经散尽,隐入历史深处;先辈们拼命流血的地方已变成肥沃的良田,瓜果飘香。但我们触景生情,仿佛又听到当年旷野上传来的马嘶枪鸣,又看到遁地而来的滚滚烟尘。还有新四军战士们怒目圆睁、痛歼日军的顽强气概!
1996年6月12日,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张震上将视察红九连时,告诉官兵们,他最难忘的一次战斗是“淮阳窦楼之战”。
1938年9月,中共河南省委在竹沟组建了370多人的新四军游击支队。9月30日从竹沟出发挺进豫东。10月11日在西华县杜岗与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先遣大队会师,整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张震任参谋长。10月26日行至距淮阳城东北约20公里的窦楼村附近宿营。次日晨,部队突遭日军偷袭。战斗中,张震手持机枪率部队正面反击,彭雪枫随三大队七中队向敌左侧突击,经两小时激战,毙敌酋林津少尉以下十余人。
张震将军回忆起这次战斗的经过,仍然激情满怀。他回忆说:回想起8年抗战的艰苦历程,往事历历在目,尤其令人难忘的是1938年的淮阳窦楼之战。窦楼村是河南东部淮阳县的一个小村庄。1938年10月,我们在这里打响了新四军游击支队东进抗日的第一枪。这次的窦楼村战斗尽管并不算大仗,但在当地的影响却非常之大。因为这是新四军游击支队东征后的第一仗,也是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豫皖苏边区同日军打的第一仗。初战的胜利,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扩大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许多年轻人纷纷要求参军,一些地方武装也积极向我军靠拢。还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战术水平和干部的作战指挥能力,增强了对日军作战的信心。
当年参加过抗战的将士们,如今正渐渐离我们远去。他们为中华民族做出的不贡献,我们将永远不会忘记。
为铭记历史,启迪后人,1978年,淮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周口地委的安排,确定在窦楼村战斗旧址设立纪念碑。呈请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将军题写碑名并修改碑文。由于各种原因,纪念碑一直未立起来。通过淮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四通镇党委政府和区老促会共同努力,多方筹措资金,纪念碑于2020年6月立就。碑体高6米,占地30600平方米,计划下一步逐步充实有关配套设施建设,陆续建成纪念馆、纪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鉴于该镇党委书记王林在筹建窦楼战斗纪念碑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2023年河南省老促会授予他“全省关心支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先进个人”。
王林书记说,他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利用好这一宝贵的红色资源,达到以下目的:
1、弘扬红色文化,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建设红色教育培训区,开展各类红色文化教育活动,能够让青少年深入了解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创造四通镇旅游新增长点。通过建设休闲观光体验区和文化展览区,能够提供优美、清新、环保、安全、健康的观光胜地,满足游客对于旅游体验的需求。
3、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遗产。通过项目的实施,对红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红色文化的历史和价值。
我们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告慰当年在这里浴血奋战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先辈们!
(周口市老促会 赵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