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文化艺术 » 正文

古典诗歌语言的高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18  浏览次数:137761
核心提示:关注我曾在一篇短文中谈到过“语言的艺术之古典诗词的精美”,谈到了诗歌语言的艺术特点之一就是语言的精美,这体现在诗句的精炼与语言表达的准确。那么这篇短文,我将聊一聊古典诗词语言艺术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诗

关注我曾在一篇短文中谈到过“语言的艺术之古典诗词的精美”,谈到了诗歌语言的艺术特点之一就是语言的精美,这体现在诗句的精炼与语言表达的准确。那么这篇短文,我将聊一聊古典诗词语言艺术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诗歌语言艺术的高雅。诗词语言精美的同时,也要通俗易懂。所用人文典故恰到好处。这里说的通俗是指语言的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但不是白话的俗语,也不是流行语。诗句与词句间的雅趣和情理都能够表达得完美且充满诗情画意。虽然写诗的人不一定都有诗意的生活,但能把平淡的生活与经历写出诗意的人一定是诗人。因为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就是富有诗意的,因为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敏锐的判断力与将诗意通过升华的诗句来表现,这本身就是一种高雅的行为。

   
    诗歌语言艺术的高雅与诗歌语言艺术的精美是相互铺垫,互为成就的两个方面。许多时候,它们既可以独立存在,又可以相互依存。因为诗人在创作诗歌时,不管他是否愿意,当诗的灵感来临时所形成的召唤力,是诗人内心无法抗拒的诱惑,诗人便把诗意,语言,灵魂,思想,情感,性情等诸多元素进行筛选组合,从中找出准确而又高雅的词语,进行有机的融合,进而把一首展现诗人灵魂与思想境界的诗歌,呈现在社会与公众面前,去吸引并寻找他的知音与和谐共振的同频者。从这个意义上讲,诗歌语言高雅的艺术表现是诗歌成为传世的不朽之作。这些高雅不仅表现在诗人借物咏怀的景物和情怀上,也表现在写诗人的抒情方式与情绪宣泄的方式与对象。比如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表面看,用“莺啼”用“绿映红”用“水村山郭“等雅句来写江南春天的景色,语言精准而优美。“绿”和“红”代表了江南春天最富有生机的红花与绿叶,而这幅春江绿柳桃红的江南美景与水乡山寺,无一不时隐时现于江南烟雨中,朦胧而又色彩鲜明。而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又是诗人看到这江南的美景,而顿生咏史怀古之情,感叹历史上的南朝,曾在这里有过辉煌的呈现,而今却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与江南的美景与烟雨中。诗句的唯美之中,更是诗人对佛教文化的一种留恋和叹息。这里的“南朝”,是指唐朝以前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曾出现过的宋、齐、梁、陈四个短命的国号。因为这四个国家除了命运短暂,还都信奉佛教,曾在江南各地兴建了无数的寺院,而历史中的唐代,也是一个尊佛信佛的社会,因此许多废弃寺院的香火也都旺了起来,但更多的寺院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与江南的烟雨之中,成为一段往事的记忆,就如这“南朝”一样,不复存在。
    昆明大观园诗人看眼前美景,忆历史往事,借写景以抒情,借咏史以怀古。这便是诗人在江南春天的所见所感。而“水村山郭”又写出诗人游春的足迹:从水边的乡村到山上的村庄,诗人临水而观,又登高远望,由眼前所见之景延伸至历史往事。站在高处,诗人耳朵里听到的是莺鸟啼鸣的美妙声音,眼里看到的是绿树红花掩映楼台的美景,心里想的则是历史曾有的辉煌和没落……因此,山庄水乡的美景如画,有绿树红花点缀的村舍与酒家,又如春天的春意一样,有生机有活力,而朦胧烟雨中更多的是南朝遗留的寺庙遗迹……这是诗人看到的实景,也是诗人心中的风景。其感叹之余又给诗意增添了几分悲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凉呢?历史就如这江南雨,千百年来,来过,也消失过,反反复复,而朝代,也如这江南雨,今天来了,有过春天的美景,明天走了,就入这即将走远的春天一样,风光不再。朝代更替,历史变迁,循环无尽,颇有感叹晚唐命运不济的意思。佛教虽好,却不能长久,就如这被遗弃的“南朝四百八十寺”,这是对唐朝社会衰落的感叹,既无可奈何,又充满对统治者的劝勉。
    成都杜甫草堂诗歌从它产生以来,就是高度集中概括和反映社会生活现实的一种文学题材,它的语言的高雅,还体现在语言的形象性强,有明显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尤其是古诗词,更有严谨的格律,既便是很简洁质朴的语言,同样也有深邃的思想内容与丰富的感情色彩。诗歌本身没有固定的语言风格模式,它完全取决于诗人所选体裁的适合性与多样性。比如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歌,他的诗歌大多没有艰涩难懂的语言,而是明白易懂,他的诗歌中所传递的感情色彩与思想内涵,可以说是一目了然。白居易的诗歌,语言虽然浅显易懂,但换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句子,便失去了这首诗歌原有的特色与美感,这便是诗歌语言艺术的高雅所在。因此,白居易诗歌的语言是通俗的雅,直白的雅,朴实的雅,这是白居易诗歌语言的艺术特色。这种特色体现在白居易诗歌语言的形象性与抒情化。比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诗人的喜雪,爱雪,品雪是由美酒作陪衬,是有酒色情趣的,它带给你的不仅仅是“绿蚁”“红泥”“火炉”的色彩美感,更是围炉饮酒的惬意与快感。 
   伏牛山抱犊寨围炉饮酒既是写冬天下雪时诗人的生活状态,也是诗人内心长存的精神状态,这种生活与精神共同营造的诗情氛围,安静而又美好,舒适而又快意。酒色上的“绿蚁”说明酒是新酒,而红泥小火炉又点出饮酒之地,不是高居的庙堂,而是寻常人家。一个“围”字,将诗人内心的欢喜之情与俏皮的神态,为我们自然而然地展示出来,没有刻意的动态描写,但呈现的却是动态的画面。而“晚来无欲雪,能饮一杯无?”用反问句点出时间、事件。

天色已晚,天也不再下雪,所以邀约朋友一起围炉小坐,品酒聊天,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友谊跃然纸上,足见诗人当时内心状态的惬意、闲适,平静、无欲。可见,藏养守静,烹雪煮茶,是诗人生活的一种境界追求,不在形式,只在情趣。邀约朋友喝酒,原本就是常人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事儿。诗人截取这个片段,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写出诗人内心的真情实感,烘托出冬天的情趣不是雪地的寒冷,而是酒色的温暖,生活的温暖和朋友间人情的温暖,给予冬天和人生一个不一样的注解与展现。这就是诗歌语言的雅,也是诗歌语言艺术的灵气所在。所以,诗歌语言艺术的雅,就体现在诗歌语言的清新自然,简洁流畅,明白易懂,越是意境悠远的诗句,就越显得清淡高雅,白居易的诗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