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信息安全早已成为金融机构稳健运营的“核心基石”。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南阳市分行深谙信息安全之于业务发展的重要意义,以“防风险、筑屏障、强根基”为主线,通过六大精准举措织密织牢信息安全“防护网”,用坚实的技术保障与严谨的管理机制,为全行金融服务高效运转、助力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闭环管理除隐患。面对网络空间中潜藏的病毒威胁与系统漏洞,该行始终绷紧信息安全“弦”,建立起“即时传递—跟踪督办—销号管理”的全链条工作机制。上级行下发的每一条风险预警、每一处漏洞提示,均第一时间通过专属渠道直达各支行,实现风险信息“零延迟”传递;同时,针对漏洞整改实行“台账式管理”,安排专人逐笔跟踪整改进度,对未按时完成的问题及时约谈提醒,确保每一处隐患都能“早发现、早处置、早清零”,将安全风险掐灭在初始阶段,为全辖信息系统稳定运行装上“安全阀”。
筑牢源头防火墙。移动介质是连接内外网络的“薄弱环节”,亦是病毒入侵的“隐形通道”。该行严格对标省分行U盘管控标准,从“技术赋能”与“制度约束”两端发力:技术上,通过终端管控系统限制非授权U盘接入,对合规U盘实行“加密绑定”,确保数据传输安全;制度上,明确U盘“申领—使用—回收—销毁”全生命周期管理规范,要求员工严格遵守“涉密不外出、外出不涉密”原则,从源头切断病毒通过移动介质渗透的路径。这一“双重枷锁”让移动介质管理更严、更细,为内部网络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第一道防线”。
实时监控筑屏障。为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攻击态势,该行主动升级网络防护体系,打造“主动防御+实时监控”的双重保障网。一方面,优化防火墙策略,对未经授权的软件、异常访问行为实行“精准拦截”,从网络入口封堵恶意软件传播通道;另一方面,引入微步、奇安信等专业网管平台,构建24小时“天眼”监测系统,实时捕捉网络中的异常流量与攻击痕迹。一旦发现风险信号,系统可立即触发预警并启动应急响应,实现“风险识别—自动处置—事后复盘”的快速闭环,大幅提升网络安全事件处置效率,让网络防护更智能、更高效。
扫清软件“隐形雷”。软件正版化不仅是维护知识产权的“必答题”,更是规避安全风险的“关键招”。该行以“不留死角、不漏一台”为目标,对全辖300余台办公电脑开展“地毯式”软件排查,逐台核验软件授权情况,重点整治盗版软件、违规安装程序等问题。对排查发现的不合规软件,第一时间在全行工作群通报曝光,并要求责任人“限期卸载、即时整改”,同时组织开展软件正版化专题培训,引导员工树立“正版即安全”的意识。通过“排查+整改+教育”三管齐下,不仅扫清了软件使用中的“隐形雷”,更在全行营造出合规用软的良好氛围。
高效办公添动能。办公软件的性能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员工工作效率与数据安全。按照WPS办公软件升级要求,该行制定“逐台核查、专人指导”的升级方案:技术团队提前梳理升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兼容性问题,制作详细操作指南;升级期间,对每台电脑实行“一对一指导”,对遇到的疑难问题当场破解,确保升级过程“不卡顿、不影响工作”。经过数日奋战,全辖所有办公电脑WPS软件升级完成率达100%,新版本不仅优化了操作体验,更强化了数据加密与安全防护功能,为员工日常办公注入“新活力”,让高效工作与安全保障“两不误”。
全维防护筑堡垒。终端设备是信息安全的“最后一公里”,亦是风险防控的“关键末梢”。该行严格遵循终端安全管理规范,为全辖所有在线终端统一安装奇安信小助手,为每台终端配上“安全卫士”。该软件可实时监测终端登录行为,智能识别非法入侵、恶意代码等风险,自动拦截异常操作,有效防止信息泄露与设备被侵;同时,支持终端设备状态实时查询、补丁自动更新,让终端管理更精准、更便捷。这一举措实现了终端安全防护“全覆盖、无死角”,为全行信息系统筑牢了“最后一道堡垒”。
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防控”,从“单点管理”到“全链守护”,农发行南阳市分行以扎实的信息安全管理举措,为政策性金融服务保驾护航。下一步,该行将继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持续优化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让安全屏障更坚固、服务效能更凸显,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