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阳光洒满今后的生活,把阴霾留在过去,向阳而生,希望在2025年你能越来越好。”这是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法院审管办主任秦柯在一起离婚案件结案半年后,通过微信向当事人王女士发出的一段话。
原告王女士与被告张先生于2018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女。因夫妻二人感情不和,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被告离婚,女儿由自己抚养,被告支付抚养费,同时由被告返还原告为装修被告房屋所花费的费用,并补偿原告的精神损害。
作为离婚案件来说,这起案件并不复杂,但秦柯法官阅读卷宗时,从原告长达五页的诉状中,感觉到了原告对婚姻的失望。庭前,秦柯法官多次组织双方调解,在与原告沟通中,秦柯法官发现原告内心有许多不满,且对案件存在不正确、不理智的想法。于是,秦柯法官发挥女法官耐心细致的特点,耐心倾听她的委屈和无奈,让她把心底的情绪宣泄出来,待她情绪稍稍平复后,从法律层面分析案件走向,也结合自己审理过的案例,告诉她放下过去,勇敢向前看,引导她理性解决问题,不要为了赌气而做出不理智的选择,原告也从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变得能客观冷静参与案件化解工作。
经过几次调解,原、被告双方虽然都同意离婚,但对于女儿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秦柯法官依法作出判决,考虑到女儿一直由原告抚养,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生活的稳定性,女儿继续由原告抚养,并对双方财产依法分割。判决作出后,双方均未上诉。一纸判决,解得了二人的关系,但可能难以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尽管案件已结,但秦柯法官仍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联系,希望二人能朝前看,即使不再是夫妻,但仍是孩子的父母,要切实做好孩子的表率和引领。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原告从最初的悲观消沉,到后来开始主动聊起一些关于未来生活规划的问题,话语中透露出对未来的信心。
让秦柯法官没想到的是,案件结束半年后,她收到了来自诉讼服务平台的案件评价。原告在案件评价中表达了感谢,同时也向秦柯发来感谢信息,表示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法官的耐心倾听和鼓励,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让她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也及时将她的错误思想和方向摆正,未来她会放下过去,认真生活。
秦柯法官表示:“看着这些文字,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法之刚性,以柔辅之。法官这一职业,不仅仅要求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过硬的业务能力,更考验着法官的智慧与良知。我们办理的每一个案件,都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适用,更是在参与和影响着当事人的人生。对于当事人来说,一个案件可能就是他们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我们的每一个判断、每一次沟通,都可能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办案就是办人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始终牢记这份责任,公正司法、依法办案,以最适宜的方式妥善化解纠纷,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力度和温度。”(吕纪春 高雁鸿)
(稿件来源: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