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致敬英烈---信阳贤山抗日拼搏战纪实
2025-08-07 22:28  点击:7490

1938 年徐州会战后,日本军国主义为迫使国民政府退出主要政治舞台、扶持亲日伪政权,决意大举进攻武汉。8月22 日,日军大本营调集40万兵力分两路进逼武汉。9月6日,日军第二军第3、第10师团沿淮河西进,直插信阳,企图迂回包抄武汉。日军先后攻占固始、潢川、罗山三县后,随即分兵三路围攻信阳。

 

☆ 1938年日军随行记者航拍信阳城被日空军轰炸照片(杨峰供图)

信阳地处大别山北麓,南襟荆楚、北屏中原,平汉铁路纵贯南北,是护卫武汉的重要战略屏障。为尽快夺取信阳,日军寺仓、藤田两个飞行团连续出动20余批、200 多架次飞机,对信阳城实施轮番狂轰滥炸,投下轻重炸弹、烧夷弹等各类炸弹1000余枚。一时间,城内瓦砾遍地,百姓血肉横飞,浉河被血水染红,平民死伤达 2000 余人。

当时,国民党第五战区 3 个军驻防信阳,另有地方保安部队协防。但受蒋介石消极抗日政策影响,面对强敌入侵,多数部队擅自弃守信阳西南及豫鄂边界三大关隘之一的平靖关,向南阳仓皇撤退。

日军的惨绝人寰的暴行,激起了国民党军队中部分忠勇将士的同仇敌忾。驻守信阳西郊贤山北麓长冲口的国民党第1军78师468团第3营,在营长洪守慈的带领下积极备战、严阵以待,同时派出搜索排主动寻敌阻击。

10 月 11 日深夜,日军先头部队一个中队在距信阳城 10 余里的大土门东头小村庄休整。当日军主力聚集稻场、少数士兵进屋搜寻物资准备做饭时,国军搜索排突然发起攻击,投弹射击一气呵成,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此役,日军军曹、伍长等全中队人马悉数被歼。次日凌晨,日军主力赶到时,搜索排已胜利返回贤山阵地。天亮后,敌人向镇守贤山飘带岭西高地的中国守军发起疯狂进攻,却屡屡被顽强击退,阵地前日军陈尸遍地。久攻不下的日军调来炮兵联队,对守军阵地实施地毯式炮击,飘带岭以西两个山头被削去尺余,守军伤亡惨重。正当官兵们浴血奋战、期盼援军之际,国民党 78 师师长刘定祺却率全师仓皇溃逃,致使 3 营陷入孤立无援、弹尽粮绝的绝境。经过惨烈的肉搏战,200 多名官兵全部壮烈殉国。10 月 12 日,日军冈田支队在炮兵掩护下,凭借铁甲战车突破信阳古城墙,信阳城最终沦陷。

为纪念这场感天动地的贤山拼搏战中殉国的 3 营 200 多位英雄,让英烈得以安息,1922 年出生于贤山附近、曾亲眼目睹日军侵略暴行的文史专家蔡静远先生,在 2005 年抗战胜利 60 周年之际,出资建造 “抗日战争信阳战场旧址” 纪念碑,并嘱托长子 —— 后来出任信阳市党史办主任的蔡传玮,将纪念碑立于贤山飘带岭上。

         

☆ 2006年夏,蔡静远亲临贤山祭拜抗战纪念碑(蔡传玮摄)

2005 年冬,贤山抗战纪念碑落成的消息经《信阳日报》报道后迅速传到台湾。原国民党第 1 军军长的女儿闻讯,立即带领台湾媒体记者专程赴信阳拜谒纪念碑,并到蔡静远先生家中采访。不久后,采访视频在台湾播出,引发众多台湾老兵的强烈反响。2006 年夏天,为验证立碑事实,84岁高龄的蔡静远先生不顾身体虚弱,执意让蔡传玮背着自己登上贤山飘带岭,到纪念碑前祭奠英烈。

 

☆ 2024年冬,蔡传玮和红色文化志愿者祭拜抗战纪念碑(李建设摄)

 

☆ 今日贤山风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 80 周年,也是贤山拼搏战过去 87 周年。唯有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砥砺前行、振兴中华,方能告慰长眠于贤山抗战纪念碑下的为国捐躯英灵。(作者  朱德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