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樊伟领 田峰)“中建滨河国际中心从前期的设计、建造到现在的运营维护都是由我们实施的,能打造出这样的标杆项目我们无比自豪,特别是通过我们的专业运营,这个项目荣获国际绿色建筑委员会授予的LEED金级认证,这也标志着大厦在节能环保方面达到国际绿色建筑标杆水准,更是我们中建七局资产运营公司积极响应总书记提出的“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这一号召。”中建七局资产运营公司滨河公司负责人田峰介绍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央企,中建七局资产运营公司围绕党中央关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在建筑楼宇运营管理中,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河南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以及实施全面节约的重要战略部署,积极践行节能减排及“双碳”目标。在建筑设计阶段,改变以往传统建筑设计思维,超前引入绿色发展理念,采用新型技术手段为建筑加装绿色节能设施;在运营管理阶段,践行国家双碳战略行动部署,实施精细化的运营举措,推动建筑楼宇低能耗、低碳排放,不断探索绿色低碳运营新方向,以营造“绿色、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引领建筑低碳运营新风尚。
聚焦绿色发展,推进节能减碳楼宇运营
众所周知,楼宇建筑是碳排大户,尤其是在运营期内的建筑运行能耗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整个建筑全生命周期总排放量的一半以上。对建筑运行过程的节能降耗是实现建筑运营减碳的重点和关键。中建七局资产运营公司秉承“经济实用、高节能率”的原则,聚焦低碳运营,将“绿色办公、节能降耗”的工作理念和绿色建筑集成技术的系统结合,树立建筑绿色低碳运营新标杆。
中建滨河国际中心建立楼宇自控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将建筑物内的空调、照明、给排水、供配电、电梯、供热等众多分散设备的运行、安全状况、能源使用状况及节能管理实行集中监视、管理和整体控制。中央空调系统作为写字楼的耗能“大户”,经统计,其管楼宇在今年制冷季耗电量同比下降4.85%,在保证客户舒适环境体验基础上,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大力推动楼宇碳排放量持续走低。
同时,搭建智能照明系统,可随时根据大楼使用情况,对办公、地库、景观园区等区域照明进行定时、定区域的管理。实现照明在“白天”、“傍晚”和“夜晚”,以及“节假日”等各种工作状态之间的自由切换。自智能照明系统运行以来,照明用电量同比下降了13.71%,照明灯具平均使用寿命预计延长约10%。
此外,为加强项目整体能源管理,搭建能源管理平台,将建筑各设备系统的实时运行情况形成综合能耗信息管理的数据源,通过系统对能源采集使用、运行效率进行统计、分析、诊断,制定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通过科学应用楼宇冷机群控系统、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等具有领先技术的操作系统和平台,集多元建筑节能系统为一体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环保楼宇。
通过全面系统地运用节能前沿科技,建立运营管理数据库,24小时监控楼宇全方位数据,营造绿色、舒适、安全、简约实用的办公环境,焕发出写字楼的绿色低碳运营活力。
打造绿色空间,融入生态环保设计理念
在人的一生中,有2/3的时间都被工作所占据,人们对高品质办公需求也越来越凸显,随着时代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建筑楼宇正向着美观舒适、智能安全、绿色节能、环保低碳的方向发展,中建七局资产运营公司将生态环境与建筑相融合作,积极推行绿色节能材料应用,引领绿色低碳楼宇运营新风尚。
中建滨河国际中心、中建东方大厦两个项目均采用隔热、保温、隔音、降噪、防眩光五位一体的Low-E镀膜中空玻璃幕墙,将现代光影美学与建筑美学完美结合,在带来极致视觉体验的同时,能最大限度保证室温恒定、光线通透、降低办公能耗,每年减少约30%的太阳辐射量。
同时,打造屋顶、露台、雨水花园等绿色空间,融入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核心理念,让商业办公亲近自然,充满绿色、宁静和生机。6000多平米绿色植被覆盖在大楼上,不仅在夏季遮挡住了炽热的阳光,还在冬季起到保温层的作用。在兼顾功能与美观的同时,应用雨水回收系统,并将室外绿地与透水地面相结合,保证部分雨水回渗后回用于室外景观灌溉和道路冲洗。
聚焦低碳发展,广泛应用新型能源技术
在当前生态经济环境的时代背景下,要缓解建筑楼宇高能耗的现状,必须重视新型节能技术的应用,减少能源的浪费,中建七局资产运营公司坚持践行绿色、健康、环保节能的低碳楼宇运营,积极推广运营楼宇的新型能源技术应用,在运营楼宇内融入绿色业务和节能设施设备,持续探索绿色低碳运营新方向。
采用光伏发电和节能技术是中建七局资产运营公司楼宇运营的一大亮点。项目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采用“光储直柔”技术,将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并实现柔性使用。中建滨河国际中心合理利用屋面空间,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48块,总面积409.2㎡。同时整个发电系统可登录电脑、手机APP客户端进行智能操作,随时查看系统运行状态、发电量等信息,并可进行功率调节。
此外,在中建滨河国际中心可以看到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圆筒”,千万不要小瞧这个“圆筒”,它的专业术语称之为光导照明系统。它通过高效采集室外自然光源,通过系统转化,照射至地下车库,为地下车库提供照明,代替人工照明。
在楼宇运营过程中,积极倡导绿色出行方式,自主研发智能充电桩运营平台,在中建滨河国际中心和中建·东方大厦增设安装72台智能充电桩设备,用户可方便快捷的通过手机APP查询充电桩使用情况、历史消费订单及在线充值等,为新能源汽车的出行提供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支持,真的解决了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的后顾之忧”。
通过光导照明系统、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助推楼宇不断向低碳可持续发展转型,推行绿色办公模式,构建绿色低碳办公生态。
精耕服务品质,强化绿色节能运营管理
高度注重运营服务品质,形成建筑楼宇运营全过程的绿色低碳运营解决方案,在行业内打造绿色节能、低碳楼宇的运营标杆,是作为央企的中建七局在绿色楼宇运营领域的使命与担当。中建七局资产运营公司持续提升运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多措并举推进绿色能源管理,以营造“绿色、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建筑、服务、客户“联结”起来,用实际行动提升服务品质新高度。
实施运营管理“1+N”专项行动。以绿色节能运营为一条主线,在空调系统、电梯系统、高低压配电系统、公区照明系统、公区卫生间用水、消防用水、景观绿化用水等方面开展专项行动并采取节能降耗管理,针对行动方案逐一制定提升方案,在推动公司提升整体低碳运营水平的同时,建立更科学、更专业、更优质的商务楼宇运营体系,为客户和业主提供更加优质的体验与服务。
制定节能降耗方案,坚持推进数据化管理。建设智能化管理平台,每月通过“自动采集+人工辅助校验”的方式,定期收集各系统、各区域的能耗数据。建立能耗分析月度例会机制,根据不同系统、区域相应的能耗数据,精准挖掘管理漏洞,形成对各个设备系统的精细化、专业化提升措施。2022年在照明系统和空调系统能耗上,同期能耗下降了13.71%和4.85%。
坚持专业化运营和体制机制建设。结合在管资产特点,从宏观处把控,从细微处着手,坚持上下“一盘棋”,印发《运营成本管控实施方案》,制定公共区域能源成本管控措施,实现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能耗成本的有效降低。在管资产推行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和绿色建筑全过程管理制度、标准和手册。制定了相应的《公区能耗节能减排方案》、《重点设施设备启停管理手则》、《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检测标准》、《绿色办公操作指引》和《照明开关时间表》,有力推动绿色节能运营。
建立巡视检查机制。建立高标准的巡视机制并严格执行,第一时间掌握系统运行状态;运营人员定时对大厦地库、走廊、卫生间、制冷供暖区、空置楼层和商铺、水系等重点区域、重点设施进行每日巡查,确保运营过程“心中有数”。同时,加强夜间和非工作日的巡逻频次,保障非正常工作期间的楼层走道、电梯间、卫生间的照明以及镜前灯、排风扇关闭,真正为客户筑牢节能降耗的最后一公里。每至夜晚,当人们已下班回家,大厦中却总是还有运营人员在驻守,或许这栋楼就是他们的“家”。
聚焦低碳可持续生活,实践绿色节能运营理念,推动践行更环保、更绿色、更健康、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当下,面对双碳国家战略,企业要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摒弃之前粗放型的高能耗的发展思路,在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中做到“心中有数、手里有招、脚下有路”,实现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