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区以“快递员进网格”为抓手激活基层治理新力量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穿梭街巷的身影;没有轰轰烈烈的宣言,只有顺手帮忙的坚持。在宛城区委社会工作部“快递员进网格”的统筹布局下,五里堡街道白河社区结合城乡结合部人口流动大、治理覆盖难的实际,创新组建以外卖小哥、快递员为主力的“飞鸽互联队”,推动新业态劳动者从“城市流动者”转变为“社区治理者”,让曾经的治理变量转化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书写了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创新的生动篇章。

统筹布局,让流动优势转化治理动能
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关键在资源整合、优势转化。宛城区委社会工作部立足新业态劳动者“高频流动、全域覆盖、贴近群众”的职业特性,精准谋划“快递员进网格”工作布局,引导快递员等群体融入基层治理体系,成为网格治理的“移动探头”与“传声筒”。五里堡街道白河社区积极响应、迅速行动,针对辖区基础设施多、治理盲区多的痛点,将分散的新业态劳动者组织起来,成立“飞鸽互联队”,明确队员“巡查发现、政策宣传、民生反馈”三大职责,让他们在日常配送途中“顺手”记录安全隐患、收集群众诉求、传递政策信息,把“走街串巷”的职业优势转化为“全域覆盖”的治理动能。“他们每天穿梭社区各个角落,对路况、楼栋分布了如指掌,是基层治理最鲜活的‘活地图’,更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宛城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举措有效破解了传统治理模式“触角不深、响应不快”的难题。
创新实践,让治理“变量”转化治理力量
在宛城区“党建引领、网格赋能、全员参与”的治理框架下,“飞鸽互联队”的价值在一次次“顺手而为”中充分彰显。日前,白河社区主干道电缆被大车挂断,下垂线缆严重威胁行人和车辆安全。“飞鸽互联队”队员、中国邮政快递员小庄途经发现后,第一时间拍图标注隐患位置与破损程度,2分钟内上传至“白河飞鸽互联群”;社区网格员接报后迅速响应,15分钟内完成现场布控、警示引导并联系维修单位;2小时后,破损电缆全部修复,道路恢复畅通,一场险情高效化解。
这样的高效处置案例在宛城并非个例。自“快递员进网格”工作推进以来,新业态劳动者累计上报路面破损、井盖松动等民生问题30个,清理消防通道堆积物12起,排查老旧线路隐患5处,开展反电诈等政策宣传500余人次。每一次“多走一步、多拍一张、多报一句”,都让“小事”变成守护群众的“实事”,让曾经的治理“变量”彻底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治理力量,让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发现”转变。
双向赋能,让治理热情转化长效动能
为固化治理成效、激发持续参与热情,宛城区坚持“服务先行、激励并举”,在五里堡街道等试点区域同步推进服务保障与荣誉激励机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暖“新”驿站,为队员提供免费饮水、手机充电、应急药品等贴心服务,积极协调解决子女入学咨询、租房对接等实际需求;建立“社区治理先锋”评选制度,通过颁发荣誉证书、设立“飞鸽之星”宣传专栏等方式,公开表彰表现突出的队员,让新业态劳动者的“责任担当”有荣誉、有温暖、有获得感。
“不能让队员的付出只停留在口碑里,要让他们在参与治理中感受到尊重与价值。”白河社区党委副书记表示。一系列暖心举措形成了“服务凝聚—荣誉激励—主动参与—治理提质”的良性循环,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从“路过者”到“守护者”,“飞鸽互联队”的转变是宛城区以党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的生动缩影。下一步,宛城区将在持续深化“快递员进网格”工作经验,既把服务送进新业态群体心里,又把他们的力量引向治理一线,让更多“流动身影”扎根网格、融入社区,以多元共治绘就基层治理温暖图景,为宛城高质量发展筑牢基层治理根基。(供稿:区委社会工作部 潘宇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