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鹁鸽、舞钢白茶、舞钢香菇……,一个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成为舞钢市一张张靓丽的名片,国家级产业园、国家级工作室、国家级金奖……,一项项殊荣讲述着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跃上新高地的传奇。
近年来,舞钢市聚焦产业优势、融合资源要素、注重绿色生态,围绕鸽、茶、菌等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实施强链、延链、补链行动,让“鸽、茶、菌”并驾齐驱拉动农业产业跃上新高地,鹁鸽养殖规模达到600万只,白茶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食用菌达到3000万棒(袋)以上,推动全市农业产业跨越式发展,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稳固强力的产业支撑。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舞钢市纪委监委、市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的心血和汗水。
2023年以来,市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针对农业农村局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多、资金多、受益广、涉农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等实情,持续发力开展“三农”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找准监督支点,撬动产业发展,加强与财政、发改、审计等部门联动,紧盯惠民政策落实、资金使用管理、项目落地效应等,通过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建立“小微权力”清单、整合驻地监督资源、理清监督重点等有力举措,切实为群众看好盯牢特色产业的“金钥匙”。
在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中,统战部纪检监察组采取“组地”联动监督的方式,聚焦要素资源保障、惠企政策落实、涉企行政执法等重点环节开展专项监督,并对走访发现的各类问题,实行台账销号管理,通过清单交办、跟踪催办、回访督办,及时帮助企业清除发展路上的“绊脚石”、“拦路虎”、“卡脖手”,保障了“鸽、茶、菌”产业的高质高效发展。高“鸽”猛进塑品牌:现舞钢鸽业已建成大型集种鸽研发、繁育推广及乳鸽、鸽蛋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鸽产业实体,以天成鸽业为龙头,辐射带动八台、枣林、尚店、庙街、铁山5个乡镇(街道)18家企业、7家合作社,集体联营发展鸽产业,年出栏乳鸽1200万只,鸽蛋1000万枚以上,鸽业年产值3.6亿元。舞钢鸽业的高质量发展,塑造了舞钢农业产业化国家级第一品牌,让鸽产业飞入寻常百姓家,“舞钢鸽都”逐步从梦想照进现实。
“茶”金戴银换新颜:好茶贵如金,现舞钢“白茶”基地已发展成为集种植、采摘、炒制为一体的绿色生态产业园,是全国白茶种植的最北端。先后建成了智慧型提灌、滴灌、湿度、营养等数字化控制项目。同时,利用园区内智慧气象站为基地科学管理提供精准可靠的气象数据,实现了对白茶生长全过程环境的智能控制,实现了茶园一“机”在手全面掌控的高端智慧农业。原来的人头山村是足不出户的“闺阁女”,自白茶落户人头山村后,绿化了草荒、靓丽了村庄、富美了山乡、名杨了舞钢,让人头山村逐步成为“网红打卡地”,昔日麻雀变凤凰,当地群众靠一片小茶叶植金山、挣银钱、换新颜。
“菌”马奔腾促振兴:近年来,以尹集、尚店、杨庄、庙街四个乡镇为主,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稳固的产业支撑。舞钢食用菌主要以大棚袋料栽培为主,主要种植品种为香菇、平菇、羊肚菌等,生产规模达3000万棒(袋)以上、鲜菇产量稳定在2.4万吨以上,产值达2.6亿元。因舞钢独特的生态气候环境,生产出的食用菌绿色安全、品质优良、口感俱佳,广西、福建等地的客户常驻收购,产品供不应求,食用菌产业发展后劲充沛。
“下一步,驻统战部纪检监察组将始终如一强化对农业农村领域的监督检查力度,以监督促服务,竭力贯通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高速通道,以‘长牙齿’的硬举措为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护航助力,为乡村振兴打造稳固强力的产业支撑。”市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组长王松涛掷地有声。
编辑 ;马文忠 张国强 供稿;张军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