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事快报 » 正文

三门峡的革命从会兴镇启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2-08  浏览次数:22934
核心提示:黄河在三门峡市的会兴镇滔滔东流,百年沧桑,百年巨变。站在黄河岸边的会兴镇,百年前的1921年冬,中国共产党劳动组合部北方部主任罗章龙①在中共洛阳组负责人游天洋陪同下,于会兴镇向几百名工棚区的工人宣传革命的

黄河在三门峡市的会兴镇滔滔东流,百年沧桑,百年巨变。站在黄河岸边的会兴镇,百年前的1921年冬,中国共产党劳动组合部北方部主任罗章龙在中共洛阳组负责人游天洋陪同下,于会兴镇向几百名工棚区的工人宣传革命的场面仿佛就在眼前;三门峡历史上最早的共产党员——在陇海铁路大罢工中表现突出的陕县观音堂车站工人符敬宗、水湛寅举起拳头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誓言仿佛就在今天······

1921年,陇海铁路(当时向西仅修到距洛阳100千米的陕县观音堂镇)是横贯河南、江苏省的国民经济大动脉,其在郑州和徐州分别与京汉铁路和津浦铁路相交,在政治、经济、交通运输乃至军事诸方面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直系军阀吴佩孚坐镇洛阳,在铁路沿线的洛阳、郑州、开封、商丘等地驻有重兵。当时,陇海铁路工人在中外反动势力的统治下,过着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生活。

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领导工人运动的公开机关。同年秋,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下,建立了第一个工人俱乐部,领导工人开展斗争,取得了很大胜利。这使北方各铁路工人极为振奋,视长辛店为工人的“乐园”,纷纷派代表前往参观学习,洛阳、郑州、开封等地工人均派有代表到长辛店学习办工会的经验。

陇海铁路最大的工厂是洛阳机务厂,有工人1000多人,分东、西两个分厂,西厂比东厂大,负责修车头。当时厂方规定很严,早晨上工以晨号三响为准,第一号为招呼远近工人动身到厂,第二号为工人拿牌进厂,第三号为上班时间停止拿牌,这是劳资双方人人皆知的定例。1921年11月17日晨,机务厂副厂首、比利时人狄孟,竟置规定于不顾,在第三号未响之前,便以身挡住号房之门,不许工人拿牌进厂,并下令紧闭铁栅,拒众于外。有一老工人气愤不过,强行进厂,狄孟用巨杖击其面部,皮破血流,惨不忍睹。工人见状大愤,已经进厂的工人亦悉数退出,与狄孟争辩。狄孟蛮不讲理,竟然宣布将为首的20多名工人开除,从而更加激怒了广大工人。

事发后,陇海路工联合会在游天洋的主持下迅速召开了紧急会议成立了由游天洋、眉珊等人组成的罢工委员会,并派人赴京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取得联系,请求派人指导同时又派人到郑州、开封、商丘、徐州、观音堂等地联络。1921年11月20日,陇海路工联合会宣布全路罢工,全路工人组织纷纷致电响应。午后,洛阳、郑州、开封、徐州等地火车头汽笛齐鸣,东起连云港、西达观音堂的千里铁道线,顿时像断了脊骨的长蛇,僵在中州大地上。陇海铁路工人首次大罢工爆发了。

李大钊是年11月18日下午闻讯后,极为重视,当晚主持召开了中共北方区委紧急会议,会议决定派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文虎(即罗章龙)前往洛阳执行任务。文虎同志21日晚抵洛阳后,会见了游天洋同志。

11月22日清晨,游天洋通知罢工委员会成员在其住处秘密召开紧急会议。会后,罢工委员会旋即派人赴东、西两路传达贯彻会议决议。全路工人团结一致,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罢工阵容。军阀吴佩孚亦在全国一片“保护劳工”的强烈呼声中被迫放弃武力干预。此时正值全国金融风潮,北洋政府深恐罢工风潮蔓延开去,造成更大的危机,急令交通部派陇海路督办施肇曾赴洛阳处理。由于罢工使陇海路局损失重大,平均每天损失7万元,交通堵塞,邮电不通,一片混乱,因此施督办对工人代表所提的经济要求件件答应在工人代表的强烈要求和坚决坚持下,将劳资双方所谈协议立为契约,以昭信守,路局被迫将所允条件书写成文,由陇海路督办施肇曾签字,一式两份,一存路局,一存陇海路工会。至此,陇海路首次全路大罢工胜利结束。

罢工胜利后,洛阳工会组织工作已复行巩固洛阳以西当时尚无工厂,道棚工人仍有几百人尚未过工会组织生活,并对工会诸事隔膜当经工会商定天洋陪同罗章龙去西路巡视,并将分散的道棚工人组成小组,能经常过工会生活。当时陇海铁路修到陕州观音堂,乃由工会派轧道车送罗章龙、游天洋至会兴镇并在道棚住宿一晚。在夜色如磐、油灯昏暗的会兴镇道棚中,革命火炬在陕州大地(今三门峡)点燃,工友从此对工会、对革命有了更深切的认识。事毕东返罗章龙等乘的车行抵洛阳西五公里处,突有一个着军服大汉在道旁土山上瞪目窥伺,及车驶近时大汉忽叫嚷停车,工人见其行迹可疑,似为暴徒,大声呵斥。大汉向前接近轨道,意欲拦车,工人不理,加劲摇车,飞驶而过,遥闻大汉仍顿足大骂不止。事后道棚工会负责人查明,系当地交通系所派遣的刺客。
                            

1921年11月27日,游天洋经李大钊、罗章龙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洛阳第一名共产党员,随后发展白眉珊、王福顺入党。是12月,“中共洛阳组”成立,游天洋任组长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河南创建的第一个党组织

会兴镇道棚中的革命火炬熊熊燃烧。不久,在罢工中表现突出的陕县观音堂车站工人符敬宗、水湛寅加入中国共产党,隶属于“中共洛阳组”这是三门峡历史上最早的共产党员。1924年11月,陕州工会成立,并建立了中共陕州工会支部,这是三门峡历史上最早的党支部。

革命火炬,熊熊燃烧在古老的崤函大地。一道黄河,自三门峡穿城而过,淤积的黄土地,是仰韶文明诞生的温床;沿黄河而行的崤函古道,连接洛阳与西安两座都城,人间悲喜剧在这条古老的通道上轮番上演相传大禹治水“斧劈三门”,形成鬼门岛、神门岛、人门岛三个峡谷岛礁。三门峡谷水流湍急,浊浪冲天,行船胆寒。

三门峡市区北边临黄河的一个小镇叫会兴,这儿是古代黄河的重要渡口之一,叫会兴渡。因为河对面是山西平陆县的茅津镇,同时也叫茅津渡。它与风陵渡、大禹渡并称为黄河三大古渡由于会兴渡战略位置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假道于虞,伐灭虢国,便是从茅津(会兴)渡河的。公元前627年,秦军伐郑,晋出奇兵从茅津(会兴)渡河,以逸待劳,败秦军于崤山。

随着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准备工作的开始,会兴镇由于交通位置的重要,已由静僻的小镇而跃成为举世目的三门峡水利工程的重要基地。

1957年3月26日,国务院第43次会议决定,设立地级三门峡市,会兴镇地区成为这个崭新城市的主要组织部分。4月13日,由苏联专家设计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典礼在坝址区鬼门岛上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来自四面八方、天南地北的胸怀报国理想的新中国水利建设者开始了建设三门峡水利枢纽伟大壮举。水利兴,百业兴。黄河安,天下宁建设者们自力更生,荒山安家,峡谷安营,住帐篷、垒土屋;抢进度、抓创新;斗困难,战暑寒,克服了重重难以想象的困难,以举世瞩目的新中国建设战果,向祖国和人民奉献出一份骄人的答卷:一座主坝长713米,坝顶高程353米,最大坝高106米的大型混凝土重力坝---- 万里黄河第一坝从此建成!高峡出平湖,大坝锁黄龙永不磨灭的是水利人的奉献之魂!永不消失的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中流砥柱之精神!

罗章龙(1896年—1995年),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1920年参加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并和李大钊发起组织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共创建时的党员之一。在担任中共北方区委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负责人期间,先后组织领导了陇海铁路长辛店铁路工人大罢工、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及京汉铁路工人总罢工,是中共早期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湖南大学、中南财经学院、湖北大学任教。先后被选为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起,任中国革命博物馆顾问。1995年2月3日逝世,享年99岁。

(作者简介:白旭东,卢氏县横涧乡人,历史学副研究员,全国党史先进工作者,曾参军、从警。1986年6月后,历任乡党委副书记、县委党史办主任、县委办第一副主任等职,现为县老促会秘书长。发表作品百余篇,出版专著4部200余万字。)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