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事快报 » 正文

河南科技大学驻村工作队携手软件学院开展科技支教活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09  浏览次数:56629
核心提示:“代码课堂”进山村,智慧支教促振兴。近日,在河南科技大学驻小店镇马沟村工作队的大力推动下,软件学院“小软君”志愿服务团的18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汝阳县马沟小学,开展为期10天的“代码课堂”科技支教活动。这场


      “代码课堂”进山村智慧支教促振兴近日,在河南科技大学驻店镇马沟村工作队的大力推动下,软件学院“小软君”志愿服务团的18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汝阳县马沟小学,开展为期10天的“代码课堂”科技支教活动。这场充满科技感的支教行动,不仅为乡村孩子们打开了数字世界的大门,更架起了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数字桥梁"。

 

 

驻村工作队搭台 科技支教落地生根

“要让乡村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优质的科技教育!”河南科技大学驻马沟村第一书记张真在活动筹备会上强调。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校地资源,参与课程设计,主动承担后勤保障工作,为志愿者们解决食宿问题,确保支教活动顺利开展。

 

 

“小软君”倾情投入 代码世界点燃梦想

每天清晨7点,志愿服务团的同学们就带着教学设备来到教室做准备。“为了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我们把复杂的编程知识转化成小游戏。”团队负责人张裕边说边展示着自制的教具。志愿者们采取1+1+1教学模式:1个知识点配合1个动画演示和1个动手实践。

志愿者刘嘉昕同学为了上好AI绘画课,提前收集了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作为训练素材;董华宇同学熬夜修改教学案例,把枯燥的代码逻辑变成小猫抓鱼的趣味游戏。

 

 

乡村娃遇见未来 数字种子播撒心田

在此期间,马沟小学的孩子们经历了人生多个“第一次”:第一次用代码控制机器人、第一次体验AI生成绘画、第一次用代码写出自己的名字······

 

学校校长感慨道:“这些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大开眼界,更改变了我们对乡村教育的认知。”

“我们要把短暂的支教变成持久的赋能。”驻村第一书记张真表示。据悉,河南科技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把马沟村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周边乡镇,让更多乡村孩子搭上“数字快车”,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未来之星”。张丽丽)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