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睢阳区东方街道京港社区“安装路灯暖人心居民送锦旗称赞”
2025-07-17 17:57  点击:52699

  “这里终于装路灯了,这下走路也方便了!” 在商丘市睢阳区东方街道办事处京港社区的翠园小区及小堌堆村,居民望着新装的路灯高兴地说。

  “社区给我们安装了路灯,解决了小区居民夜间出行难问题!” 7月16日,家住小堌堆西队居民张颜山站在新安装的路灯下,看着胡同里亮起的灯光,笑得合不拢嘴,“现在可好了,路灯亮得跟白天似的,晚上遛弯、串门再也不用摸黑了!” 这温暖的一幕,源于东方街道京港社区为解决居民身边的实际问题,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不断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积极联合市城管局开展“亮灯工程”。截至目前,已经为社区17条背街小巷安装了48盏路灯,切实解决了317户居民的出行照明难题,社区又做了一件便民实事,这一举措收到社区居民一致好评。

  昔日的城中村及背街小巷,曾是居民心中的“老大难”。多条胡同里长期没有路灯,一到夜晚就陷入一片漆黑。“这边的胡同窄,有时两边还停着车,晚上下班骑车回家,都得用手机手电筒照路,好几次差点撞到车。” 居民李思华回忆道,“那时候就盼着,啥时候能有盏路灯,照亮咱回家的路。”

  群众的期盼,从来都是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为了让居民们早日告别“摸黑出行”的日子,东方街道京港社区主动牵线搭桥,与市城管局形成攻坚合力,市城管局副局长户念文靠前指挥、统筹协调,亮化中心主任闫文明、副主任陈素平带着技术团队一遍遍蹚胡同、测线路,在图纸上标注灯位的铅笔痕迹改了又改;东方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若玲、办事处主任曹岩带头沉到一线,踩着砖石瓦砾逐巷勘察;创建办尚孝光、社区书记彭大海和网格员们更是把“办公室”搬到了胡同里,白天忙着协调施工场地、化解邻里因灯位产生的小分歧,傍晚又挨家挨户征求居民对灯光亮度的意见……“让每一盏灯都安在群众心坎上”,成了所有参与者挂在嘴边、落在实处的共同承诺。

  “那会儿天刚亮,就见工人们扛着灯杆、带着工具来了,又搭梯子又布线嘞,忙得满头大汗。” 居民张颜山记得清楚,“陈书记、曹主任也常来看看,问我们‘灯安在这儿方便不’‘亮度够不够’,那股认真劲儿,咱都看在眼里。”从5条胡同13盏灯,到16条胡同32盏灯,再到如今17条胡同48盏灯,短短半个多月,背街小巷里的夜晚一点点亮了起来。

  “快看,快看,亮了!亮了!”7月16日晚,当最后一盏路灯亮起时,胡同里响起了居民的欢呼声。如今的胡同里,夜晚不再是“漆黑一片”,48盏路灯像一颗颗星辰,沿着胡同次第铺开,把路面照得清清楚楚。“你看现在多好,晚上吃完饭,街坊邻居能聚在路灯下聊聊天,我家小孙子还能在门口骑滑板车,再也不用喊他‘天黑了,赶紧回家’。” 东队居民褚美香指着亮堂堂的胡同,笑得眼角起了皱纹。

  7月17日上午,京港社区小堌堆东、西村民组及宋乐小区的居民代表,捧着两面鲜红的锦旗走进东方街道大院里,一面写着“一心为民办实事、尽职尽责暖人心”,另一面写着“为民解忧、贴心服务”,两幅金灿灿的大字,道尽了317户居民的感激。“可真得好好谢谢你们啊,这可不是普通的路灯,是照亮咱日子的‘幸福灯’!” 居民代表紧紧握着陈若玲的手说。

  “居民夜里出行的难题,就是我们肩上的责任。胡同里的每一盏灯,不仅要照亮脚下的路,更要暖透老百姓的心窝子,这才是咱基层干部该干的实在事。”东方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若玲说道。灯亮了,民心暖了,幸福的脚步更稳了。东方街道与市城管局用一盏盏路灯,架起了党群连心的“光明桥”,也为“为民办实事”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王宝玉 张勇 孟平)

  编辑:祁春兰

  审核:胡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