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事快报 » 正文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杞县实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1-10  浏览次数:93576
核心提示:本网讯(朱广志 吕要军)“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是“为了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杞县深刻地抓住了“枫桥经验”的这一核心要义,在推进新时代信访工作的过程中,时时刻刻秉持“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

本网讯(朱广志 吕要军)“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是“为了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杞县深刻地抓住了“枫桥经验”的这一核心要义,在推进新时代信访工作的过程中,时时刻刻秉持“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原则,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依法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取得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成效。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达到100%,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率90%以上,群众对信访部门参评率、满意度分别有了进一步提升

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工作制度。县党政主要领导带头落实领导干部包案接访制度,以上率下,示范引领。其他领导按公示接访日到县社情民意服务中心接访大厅接待群众来访,各乡镇每天有一名领导班子成员到乡镇社情民意服务中心坐班接访,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把群众的合理诉求解决在“第一时间”、化解在“第一地点”、稳控在“第一次见面”。同时,建立县、乡(镇)领导干部每月下访日制度,定期对所包联的信访案件进行下访,接待信访群众,推动问题解决,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社情民意服务网络体系。县信访局对原接待大厅和接访大厅进行了升级改造,设置了县领导接访、纪检、人民调解、来访接谈、候访等功能区域,设立了引导员、咨询台、书写台,配备了防火防盗、安保安检、视频监控、语言叫号等设施设备,设立了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功能,还为信访群众提供急救药品、饮水机、雨伞、老花镜、充电宝,免费WIFI、书报阅览等便民设施,为来访群众提供舒适、温馨、便利的信访场所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进一步增强了信访群众的归属感和温馨感。同时,整合基层信访、综治中心、司法调解等资源力量,按照“人民满意窗口”创建标准,22个乡镇(街道、区)均建成了标准化的乡级社情民意服务中心。按照简洁、规范、便民的要求,599个行政村全部设立了村级社情民意服务站,打通了服务信访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县构建了以县社情民意服务中心为统领、乡级社情民意服务中心为支撑、村级社情民意服务工作站为根基的社情民意服务体系,社情民意服务中心(站)已成为杞县社会治理的大脑、信访稳定的中枢、为民服务的窗口,成为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的阵地堡垒。

进一步畅通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坚持以“事要解央、事心双解”为目标,在建立健全“信访、走访、网访、电话、短信、领导信箱”六位一体的受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动群众诉求得到及时解决。全面推进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网下办理、网上流转的群众信访事项办理程序,完善信访信息化平台的归集、调度、反馈、评价、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缩短信访事项办理周期,让群众诉求以最短时间、最少环节、最快速度得到解决。目前全县网上信访量占信访总量的60.02%,网上信访主渠道作用更加凸显。

强化源头预防和源头治理。源头治理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治本之策。为防范决策风险,减少决策失误,防止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发生,杞县充分发挥重大决策风险评估的作用,在出政策、做决策、推工作之前,做到了深入听取和充分吸纳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完善信访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和分析预警机制,全面开展“四无”乡镇(街道)和“零访村”创建工作,强力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统筹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把矛盾问题化解在早、化解在小,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当地,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信访不上行”。对重点人员加强信息预警,做到准确掌握动向,及时报告信息,应急处置第一时间到位、接离劝返安全及时。对于无理取闹,缠访、闹访、串访、越级上访等无视国家法律,不听劝阻的15起非法上访行为进行了依法打击。2021年,全县上三级走访下降21.36%。

健全完善“访调对接”工作机制。“人民调解”的优势是省去了信访事项转送、受理、办理等环节,为矛盾化解赢得时间优势,成为有效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在化解信访矛盾中,杞县坚持关口前移,提前介入,将人民调解作为化解初信初访的“首道防线”,积极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确保第一时间予以化解。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分类处置机制,特别是对于适合人民调解的信访事项,依法、依规分类处理、调处,做到科学分类、及时交转、规范办理。进一步完善“访调对接”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就地化解信访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让更多人民调解员直接参与信访接待,第一时间做好信息收集、案件梳理、引导分流等工作,实现信访工作与人民调解有序无缝衔接和良性互动。

强力推进让群众“最多访一次”。解决问题是信访工作的核心,效率是信访工作的生命。近年来,杞县探索推广让群众“最多访一次”,有效减轻群众“访累”。对群众初次信访事项压实首接首办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接谈,规范受理,有效交办、督办,全程跟踪问效推动有权处理机关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确保群众诉求一次性处理到位。对适用简易办理的初次信访事项,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做到既在程序上办结,也在实体上办好,还在时效上办快。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时效性强、简单明了的信访问题,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及时召集相关部门“会诊”研判研究化解方案,督促工作落实,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实现信访事项不积压、群众“最多访一次”。

全力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注重“互联网+”的运用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时代要求。信访工作的“枫桥经验”实践必须积极“触网”,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全力画好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近年来,杞县紧紧围绕信访事项办理“三率一度”,进一步规范网上信访办理工作流程,切实加强网上信访事项办理,推动网上信访问题及时高效就地解决,全力构建信息系统更加智能好用、受理办理更加透明规范、回复回访更加快速友好、问题解决更加及时高效、服务决策更加精准有力的网上信访工作新格局。对群众网上投诉信访事项,按照“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交办、第一时间反馈”的要求,加大交办和督办力度,确保群众网上每一件信访事项都办得快办得好,让网上信访工作不仅有“速度”而且有“温度”,使网上信访成为群众信访“主渠道”,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