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大移民期间,省商务厅负责分包舞钢市移民迁安工作。厅工作组进驻舞钢后,牢记使命,不畏困难,勇于担当,尽职尽责,协助当地政府把库区淅川县姚营村330户1419位移民乡亲安全顺利地搬入舞钢市尚店镇瑞祥社区,圆满完成了舞钢建市以来最大的移民迁安任务。厅工作组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一批移民迁安工作先进单位”,副厅长、工作组组长苗永清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一批移民迁安工作先进个人”。工作组成员于昆明、刘建平被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省移民安置指挥部授予移民迁安工作先进个人。
一、省商务厅对做好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包县工作高度重视。一是决定由苗永清副厅长任工作组组长,机关服务中心调研员张家福同志任副组长,选调6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年富力强的党员骨干组成包县工作组。二是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作组汇报,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同时对工作组人员的考核、任用、表彰及经费、车辆、办公和生活用品保障做出规定,并付诸实施。三是工作组进驻舞钢市后,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清树多次听取专题汇报,要求工作组顾全大局,不畏困难,精中精力,扎实工作,严格组织纪律,强化沟通协调,树好商务形象,如期圆满完成任务。厅机关各部门经常赴舞钢市看望和指导支持工作组工作。工作组成员自2009年12月5日舞钢市移民工程开工建设起,始终与当地政府和移民部门同志同生活、同工作,不讲代价、不讲困难、不讲条件,多次深入淅川县盛湾镇姚营村和舞钢市尚店镇迁安两地调研,设身处地为移民着想,千方百计为移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为实现移民新村建设全国一流、全省最好、五十年不落后的目标,工作组积极协助舞钢市高起点规划建设移民新村,坚持移民安置点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其纳入舞钢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统筹考虑房屋、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医疗、商业、广场、绿地等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按照“六个一”标准率先实施。即,一流的房屋设计风格,移民新村房屋按照欧式别墅风格建造,红色波形瓦坡屋顶结构,整体建筑简约实用、美观大方,每户房屋建筑面积169平方米,科学布局、利用率高;一流的现代教育条件,筹资228万元建小学、幼儿园各一所,建筑面积1470平方米,可分别容纳300名学生和幼儿就学,是平顶山市工程造价最高的村级学校;一流的综合服务设施,投资120万元建设综合服务楼一座,面积1033平方米,集村室、卫生室、计生服务室、图书室、文化活动室、饮水管理办公室、超市、公厕等于一体,功能齐备,设施齐全,集中便捷;一流的社区居住环境,筹资200余万元建设大型休闲广场1处、绿地6处,总面积1万平方米,同时建设人工湖一处;一流的集中供气条件,依托附近的瑞祥牧业公司,投资440万元建设一沼气池并铺设管道,免费为330户移民提供沼气供应;一流的土地流转模式,采取龙头企业带动方式,将移民的生产用地统一流转,规模经营,形成高效种植园区,把移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多渠道就业增加收入。
二、以人为本 确保和谐移民
为确保移民搬迁工作顺利进行,舞钢市按照省移民安置指挥部要求,成立了舞钢市移民安置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迎接安置组、后勤保障组、宣传动员组、交通安全组、医疗救护组等6个专项工作组和1个办公室。包县工作组成员也分别编入市移民指挥部和6个专项工作组,全程参与搬迁,为移民群众服务。同时,针对搬迁移民多、时间紧、路途远、任务重的实际,舞钢市采取委局、乡镇、街道分包责任制。各级各部门实行“一把手”负责,抽调单位精干力量,明确帮扶责任,细化帮扶方案,分解帮扶任务,做到搬迁车辆、移民户、分包工作人员“三对照”。由于统筹谋划,准备充分,精心组织,扎实细致,移民搬迁工作如期和谐顺利完成,实现了不伤、不亡、不漏、不掉、零事故目标。
三、职能帮扶 助推后续发展
为确保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快致富目标,工作组会同舞钢市及早谋划移民搬迁后的稳定发展问题,从八个方面作了协调帮扶工作,收获满满。
1、广泛开展技能培训活动。将库区移民培训纳入舞钢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分期分批分专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每一位有转移就业愿望的移民都能掌握一技之长。
2、大力开展送岗位促就业活动。积极为平项山瑞祥牧业公司申报中央储备肉活储储备基地场项目,利用企业扩规模机遇,协调企业新增岗位优先安排移民乡亲,协调舞钢统源食品有限公司新建加油站等事宜,促使移民多渠道就业。
3、积极发展移民产业。由市“两集中”工作办公室牵头,将移民村特色产业发展纳人建设规划,采取龙头企业带动模式,规模经营移民土地,提高农业发展效益,同时协调未进厂的移民乡亲到流转土地上打工或从事二、三产业创收入、增效益。
4、营造良好居住环境。投资150万元建设小丹江湖一处,投资2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处、投资150万元建设垃圾处理场一处,使移民新村更美丽、乡亲们居住更舒心。
5、奖补移民新村农家店建设。省厅印发《关于抓好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的通知》,通知要求每建一个移民新村农家店补助0.6万元,舞纲市共建设350个移民新村农家店,补助资金210万元。
6、协调省属外贸学校制定教育扶贫政策。政策规定,学校在实施丹江口库区移民子女享受国家每年1500元助学金的基础上,全免学费和住宿费。
7、压缩办公经费支持新村建设。在省厅机关办公经费紧张情况下,压缩开支,挤出10万元用于移民新村建设连锁超市,方便移民乡亲生产生活。
8、积极开展节日送温暖活动。2010年4月,包县工作组组长苗永清副厅长带着厅机关干部职工深情厚谊,到移民新村看望慰问移民群众,并现场发放近10万元慰问金;2011年春节前,厅长李清树、副厅长苗永清带领机关处室负责同志,带着330台小天鹅双桶洗衣机,捐赠给330户移民乡亲。
省商务厅对搬迁移民的关心关爱,受到舞钢市各级领导和移民群众称赞,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包县工作组亲民爱民的模范事迹至今在舞纲流传和颂扬。
(作者:梁占佩 2025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