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季来临,天气转凉、雨雾增多,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环境复杂,“一老一小”群体交通安全防护能力相对较弱,成为交通事故高发人群。为切实筑牢农村交通安全防线,连日来,商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启动秋冬季“不降温”“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活动,通过多样化、接地气的宣传形式,将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全力守护群众出行安全。
精准聚焦需求,宣传内容“量身定制”
针对老年人和儿童的认知特点与出行习惯,交警支队精心设计宣传内容,确保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在面向老年人宣传时,重点围绕“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驾乘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戴安全头盔”“过马路走斑马线”“警惕三轮车违法载人”等常见交通违法行为展开。通过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展示典型事故案例展板,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讲解事故危害,让老年人深刻认识到交通违法的严重后果。对于儿童群体,交警们化身“交通安全辅导员”,走进农村学校、幼儿园,开展互动式安全教育课。通过播放卡通交通安全短片、组织交通安全小游戏、教唱交通安全儿歌等形式,引导孩子们认识交通信号灯、斑马线等交通标志,养成“红灯停、绿灯行”“不横穿马路”“不在道路上追逐打闹”的良好习惯。同时,还向孩子们发放反光安全防护用品,提高他们在秋冬季早晚光线较暗时的出行安全性。
创新宣传形式,活动氛围“热烈浓厚”
为打破传统宣传模式的局限性,本次巡回宣传活动采用“流动宣传+固定阵地”相结合的方式,让交通安全知识“动起来”“活起来”。交警支队组建宣传小分队,驾驶装载宣传设备的“交通安全流动宣传车”,深入农村集市、村委会、文化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宣传车通过循环播放交通安全音频、视频,展示事故案例图片,吸引群众驻足观看。宣传民辅警现场解答群众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和印有交通安全标语的小礼品,如环保袋、钥匙扣等,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时刻提醒自己注意交通安全。此外,还充分利用农村大喇叭、宣传栏、微信群等本土宣传阵地,扩大宣传覆盖面。在村委会、村口等显著位置设置交通安全宣传栏,定期更新宣传内容;通过农村大喇叭早晚时段播放交通安全提示,用方言讲政策、说案例,让交通安全声音传遍乡村的每个角落;借助村级微信群,发布秋冬季交通安全注意事项、天气预警信息和辖区交通路况,提醒群众合理安排出行。
联动多方力量,安全守护“齐抓共管”
本次“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活动并非交警部门“单打独斗”,而是积极联动乡镇政府、村委会、学校、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形成交通安全宣传合力。乡镇干部和村干部主动参与宣传活动,协助交警组织群众、维持秩序,同时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向村民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劝导身边的交通违法行为。学校方面,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孩子们将学到的交通安全知识带回家,监督和提醒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宣传效果。志愿者们则身着红马甲,在农村道路路口协助交警疏导交通,劝阻不文明交通行为,向过往行人发放宣传资料,成为农村道路上一道亮丽的“安全风景线”。
活动成效显著,安全意识“稳步提升”
截至目前,本次秋冬季“不降温”“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活动已开展数十场,覆盖农村群众上万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两万余份,有效提升了“一老一小”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许多老年人表示,通过宣传活动,深刻认识到了乘坐违法车辆的危险性,以后会坚决抵制;孩子们也纷纷表示,要做交通安全的“小卫士”,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下一步,交警支队将持续深化“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根据秋冬季道路交通特点和“一老一小”群体的实际需求,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常态化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切实打通农村交通安全宣传的“最后一公里”,为广大农村群众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袁飞 王宝玉)
编辑:祁春兰
审核:胡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