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事快报 » 正文

禹州萌娃走进百年粉坊体验非遗 红薯粉条传承焕发新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1-10  浏览次数:9200
核心提示:一盒盒亲手制作的七彩凉粉捧在掌心,孩子们稚嫩脸庞上洋溢的成就感,让百年粉坊的禹州粉条非遗技艺在童声中薪火相传。2025年11月4日,禹州市市直幼儿园二园的孩子们在秋日暖阳的陪伴下,走进中华老字号盛田农业百年粉

一盒盒亲手制作的七彩凉粉捧在掌心,孩子们稚嫩脸庞上洋溢的成就感,让百年粉坊的禹州粉条非遗技艺在童声中薪火相传。

2025年11月4日,禹州市市直幼儿园二园的孩子们在秋日暖阳的陪伴下,走进中华老字号盛田农业百年粉坊,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研学之旅。此次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禹州粉条制作技艺”的独特魅力。

非遗工坊里的实践课堂

 

DIY工坊内,盛田农业的非遗传承人耐心指导孩子们制作七彩凉粉。孩子们将红薯淀粉倒入盆中,认真搅拌均匀后倒入锅中,仔细观察着浆液逐渐凝固成缤纷凉粉的过程。

“看!我的凉粉变成紫色的了!”一名女孩兴奋地向同伴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当一盒盒色彩缤纷的七彩凉粉陆续完成,工坊内响起了阵阵欢快的笑声。

穿越时空的农耕文化之旅

 

步入禹粉文化博物馆,600余件明清时期的农耕农具与粉制工具静静陈列,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孩子们在这些历史文物前驻足观看,对传统红薯加工工具表现出浓厚兴趣,不时发出惊叹之声。

在禹粉非遗工坊,孩子们系统了解了从红薯到粉条的完整制作过程,亲身感受到一根纯净红薯粉条的来之不易。

 

舌尖上的非遗体验

 

味觉体验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粉一根”干拌粉浇上秘制酱汁,酸辣粉的鲜香扑鼻而来,孩子们品尝着这份连故宫里也能品尝到的同款粉条,吃得津津有味。“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粉条!”一名男孩边吃边说,引得身旁的老师们会心一笑。

 

研学实践的教育意义

 

据了解,盛田农业是“河南省中小学专项性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根据不同年龄段特点设置了系统化的研学课程,让孩子们在实操中触摸十八道非遗工艺,体验黄河流域农耕文化。市直幼儿园二园园长表示,这样的研学活动让农耕文化与工匠精神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种子,实现了“做中学、玩中传”的教育目标,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了传统非遗技艺,更在幼小心灵中植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使中华老字号盛田农业百年粉坊的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张晓辉  /图)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